暖秋、冬天氣,小麥田間管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在氣候變暖,秋、冬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小麥幼穗分化進入各時期的時間早晚依次為強春性品種、春性品種及半冬性品種;在早播的情況下,春性越強的小麥品種,越冬前幼穗分化發育速度越快,達到的發育階段越高,越冬期間越容易被凍死。因此在氣候變暖,秋、冬溫度較高的情況下,首先在生產上要選用半冬性品種,適當搭配晚播早熟的春性品種。
就目前情況,小麥已經在播后半個月左右,正是小麥開始分蘗的時間,而適宜小麥冬前分蘗的溫度在13-18℃。由于今年暖冬天氣,最高溫度普遍在20℃以上,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冬前分蘗進度,同時較高的溫度會延遲春化階段,對后期成穗產生一定的影響。對于11月初收稻種麥的偏春性品種麥區而言,此時一定的高溫有助于提高出苗率,較高的溫度在后期也會適當延長春化階段,在冬季具有更強的抗寒能力。
當前在不利的氣候條件下田間管理顯的尤為重要。冬前追肥要通過春化階段,除去氣溫原因不可改變外,還要保證莖生長錐有充足的有機營養儲備,要想實現這一點,苗期追肥成為關鍵。苗期追肥最好不單獨用氮肥,過量的氮肥容易引起根、莖、葉等器官旺長,消耗有限的有機營養,導致生長錐有機養分供應減少,進一步推遲春化階段,影響后期小穗發育。因此,除一定的氮肥補充,還要增加硼、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營養,促進麥苗體內合成有機成分,以供莖生長錐伸長所需。對此建議在小麥處于3片葉左右時期追肥盛大生物的“追肥總管”,該產品集速效、中效、持效為一體,不會造成前期氮肥過多,后期缺肥現象。同時,富含小麥所需的多種中微量營養元素,提高C/N比,有助于有機養分積累,對幼穗分化起到促進作用。同時,“追肥總管”內含多重功能因子,如抗倒壯桿因子,幫助麥苗早期形成粗壯大蘗,莖稈內容物充實,抗寒能力增強;促分蘗因子,促進麥苗早期在低節位分蘗,快速形成高產基本苗并提高分蘗成穗率。
年前追肥、蓄墑對促進幼穗分化及后期成穗至關重要,即便只靠主莖成穗的麥區,在遇到暖冬時節,早追分蘗肥對于莖生長錐伸長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追肥總管”用量1包/畝,有效解決傳統追肥養分單一,氮素過量而引起的分蘗少、幼穗分化推遲等問題,是暖秋、冬不利氣候條件下追肥首選。
(整理/研發技術部)
[上一篇] 小麥播種的技術要點
[下一篇] 油菜苗期的田間管理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