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灌漿期的田間管理
水稻抽穗期到灌漿期,生殖生長達到了高峰,此期經歷抽穗、揚花、灌漿、結實等時期,一般需要25-45天不等,抽穗、揚花和灌漿結實是決定穗實粒數和千粒重的關鍵時期,對后期產量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該期間田間管理至關重要。
1、合理灌水。抽穗揚花期是對水較為敏感的時期,田里保持3-5公分的淺水層,在高溫情況下可適當加深水層調溫;而灌漿期是水稻需水多的時期,但長期灌深水又會加速葉片和根系的老化,因此采用干干濕濕方式最好,以達到田間水氣協調,保持根、葉的活力,提高結實率,增加粒重。
2、噴施葉面肥。噴施葉面肥目的是壯籽,灌漿更充分,提高千粒重。也可以提高水稻品質,同時對水稻保持根系活力、促早熟、防止倒伏、提高品質、增加結實率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選擇盛大生物水稻、小麥專用灌漿壯籽產品-“霍元鉀”灌漿壯籽肥,因為后期水稻易受氣候、營養不足和病蟲害等多方面的影響,而“霍元鉀”灌漿壯籽肥,專一解決灌漿不充分問題,內含大量高活性鉀,硼、鋅等微量元素,營養全面,防有效早衰、促進灌漿結實,可明顯增強作物抗性。使用方法簡單,即在水稻破口至齊穗期,取本品稀釋500-600倍,噴施2-3次,每次間隔7-10天即可。
3、防倒伏。防止倒伏的合理施肥措施應該是: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使用,減少無機氮肥的施用量,適當增施硅肥和鉀肥,增加水稻莖稈的機械強度。防止水稻植株生長過旺,產生倒伏。如果抽穗至齊穗期仍然過旺,可以使用“粒正”或“一控靈”,可以安全及時有效控旺,矮壯植株,增強抗倒伏能力。
4、病蟲害早防治。三環唑防治穗頸瘟,保證20克左右純藥畝用量。用戊唑醇等唑類殺菌劑防治稻曲病,宜畝用純藥8?10克,用藥后有強降溫或遇持續低溫天氣時,宜減量與嘧菌酯、井岡霉素等藥混用。在水稻破口之前5?7天,上部主要功能葉均已抽出,此時足量使用阿維菌素或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茚蟲威,可很好地防治稻縱卷葉螟。如果需要防治螟蟲,宜加用氯蟲苯甲酰胺或四氯蟲酰胺、殺蟲單等內吸傳導性較好的高效適用藥種。同時這些藥對稻縱卷葉螟也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
(整理/研發技術部)
[上一篇] 連續陰天,蔬菜旺長的癥狀、原因及應對措施
[下一篇] 柑橘秋施基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