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s/default/images/ba5.png)
春季小麥田間管理注意事項
春季田間管理應按照“以促為主、促控結合”的原則,結合長勢不同的麥田,分類管理,增分蘗促生根保穗數,減少小花退化增粒數。
一、施好拔節肥,澆好拔節水
3月份的小麥尚處在拔節期,是肥水運籌管理的關鍵時期。早春追過返青肥但追肥量不夠的麥田,均應在拔節期追肥澆水。對地力水平一般、群體偏弱的麥田,可肥水早攻,在拔節初期進行肥水管理,以促弱轉壯,可施用緩控釋功能肥“追肥總管”,同時補充氮和鉀、多種中微量營養,返青快、促分蘗、防倒增產,用量上可結合追肥習慣,推薦畝追25-40斤;對地力水平較好、群體偏大的旺長麥田,要盡量肥水后移,及時葉面噴施小麥“粒正”或“一控靈”,及時控旺防旺長。
二、因地制宜,澆足澆好開花水或灌漿水
小麥開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個生育期耗水總量的四分之一,需要通過澆水滿足供應。小麥揚花后10天左右應澆開花水或灌漿水,以保證小麥生理用水,同時還可改善田間小氣候,降低高溫對小麥灌漿的不利影響,提高籽粒飽滿度,增加粒重。切記不要在風雨天氣澆水,以防倒伏。
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防止“倒春寒”凍害
有澆灌條件的地方,在寒潮來前澆水,可以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對防御早春凍害有很好的效果。若一旦發生凍害,要及時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發,提高高位分蘗的成穗率,促進受凍小麥盡快恢復生長。
四、高度重視病蟲害防控,切實搞好后期“一噴三防”
小麥結穗時期是病蟲集中為害盛期,若控制不力,將對小麥產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做到適時早防早控。
(整理/研發技術部)
[上一篇] 柑橘保花重在保蕾
[下一篇] 柑橘栽培管理實戰專家現場解答橘農控梢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