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s/default/images/ba5.png)
小麥孕穗期的管理要點
小麥孕穗期是小麥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逐漸轉為以生殖生長為主的階段,是小麥增加粒數、粒重的關鍵時期,此期小麥的需水需肥量加大,且隨著氣溫的快速回升,麥田病蟲草害的為害也會逐漸增加。因而此期要加強小麥的田間管理,為實現小麥豐產打好基礎,具體有以下幾點:
1、適時澆水
小麥孕穗期是小麥成穗的重要時期,也是小麥需水的“臨界期”,此期若干旱缺水,會造成小穗和小花不孕,使小麥穗粒數減少,產量大幅度下降。因而要及時澆灌,確保在孕穗期不缺水。對于群體較大的麥田,注意不要在有大風的情況下澆水,以免澆水后由于大風而造成根倒。
2、科學追肥
小麥進入孕穗期后,對營養的需求量也開始加大,有的基肥少或沒有及時追肥的麥田開始出現脫肥現象,這對小穗的發育、小花的形成及后期的灌漿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對于小麥田塊有脫肥現象的應及時施肥,根據田間長勢,每667m2施尿素3-7.5kg,時間最好在4月10日以前(黃淮麥區),以免因施肥過晚而造成晚熟。同時可以結合噴藥噴施葉面肥來補營養,如每667m2噴“霍元鉀”兩小袋,營養全面吸收好。
3、搞好田間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小麥進入孕穗期后,由于小麥個體的增大,田間通風透光性下降,濕度增大,特別是小麥群體較大或者株型較松散、葉片寬大且平展的田塊,極易發生病蟲害。小麥孕穗期的病蟲害主要有銹病、白粉病、紋枯病、紅蜘蛛和小麥吸漿蟲等,要根據田間病蟲害發生的為害程度及時進行綜合防治。對于麥田雜草,特別是野燕麥、大麥及植株較大的雜草,進行人工拔除。
4、做好凍害和倒伏等自然災害的防御
小麥孕穗時期氣溫反復不定,時常有寒流侵襲,嚴重時會使小麥的小穗不孕、小花不育,給小麥的后期生長及管理造成很大不便。在小麥孕穗期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寒流即將到來、造成氣溫大幅下降之前,適當澆水,緩解寒流對小麥的凍害影響。小麥在孕穗期出現倒伏雖然不常見,但一旦出現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也需謹慎預防,建議提前葉面噴施“霍元鉀”,能增強小麥的抗逆及抗倒能力。
小麥孕穗期是小麥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決定粒重、粒多的關鍵時機,要加強這個時期的田間管理,力爭獲得高產。
(整理∕研發技術部)
[上一篇] 小麥返青拔節期田間管理關鍵技術
[下一篇] “綠舟”小麥示范驗收案例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