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拔節期田間管理技術
小麥拔節期是小麥肥水管理的關鍵時期。加強小麥田間管理有利于提高小麥分蘗成穗率和穗粒數,為小麥提高單產打下良好的基礎。根據各地區小麥在地生長情況提出如下管理建議:
一、 小麥拔節期養分管理。中產麥田或群體不足的麥田應在起身期追肥,以保證足夠穗數,追肥量為每畝4-6公斤純氮(總氮量的40%),折尿素8-12公斤。優質高產麥田應抓住最近幾天陰雨天氣噴施“粒正”或“一控靈”,可以有效地控制無效分蘗的發生,控制旗葉和倒二葉過長,形成小麥緊湊型株型,控制基部節間伸長,防止倒伏,能夠促進根系下扎,提高生育后期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緩衰老,提高粒重和改善品質。
注:小麥噴施“粒正”,莖稈矮化,分蘗更多
二、清溝瀝水,防止漬害。最近雨水較多,容易造成漬害。清理麥田三溝,有利于降低田間濕度、防止漬害,改善麥田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
三、注意天氣變化,防止倒春寒。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容易發生倒春寒,影響小麥的產量。要根據小麥生長情況和天氣變化,及早做好準備。在寒流來臨前,根據天氣預報,及時進行灌溉,增加田間濕度,緩解凍害。建議黃弱苗田塊選擇噴施“根正苗紅”或者“霍元鉀”,可有效改善苗情,提苗壯苗,增強小麥抗寒、抗旱能力。
注:小麥噴施“霍元鉀”,提苗壯苗,增強抗寒、抗旱能力
四、及時防治小麥病蟲害。小麥拔節期是小麥病蟲害發生的主要時期。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達到防治指標及時進行防治。小麥拔節期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麥紅蜘蛛、麥蚜、紋枯病、白粉病、銹病等。
盛大生物研發技術部
[上一篇] 果樹、蔬菜缺鈣怎樣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