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s/default/images/ba3.png)
國際玉米小麥價格短短1月多上漲45%
今年的玉米小麥價格一直很高,并無下跌趨勢。特別是國際農產品價格更是上漲厲害。其原因到底在何處,我們對此進行了調查了解。
由于美國等地持續的高溫干旱天氣導致的糧食減產,其“蝴蝶效應”使國際糧價的瘋狂上漲愈演愈烈。信息顯示,在過去一個多月里,包括大豆、玉米以及小麥等谷物價格不斷暴漲,受此影響,我國國內市場部分農產品也已現漲勢。有評論說,全球正再次面臨一場糧食危機。
到7月20日收盤,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玉米以及小麥三大谷物期貨價格已連續5周大漲,在過去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國際玉米、小麥價格的累計漲幅超過 45%,漲勢最小的大豆期貨價格漲幅也接近25%.國際大豆、玉米兩大品種期貨價格也都刷新了紀錄,國際小麥期價更是觸及4年來的高點。在全球經濟依舊疲 軟的大背景下,國際糧價的瘋狂表現令人們有些吃驚。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的大豆和小麥產量占全球40%,其生產動向直接左右全球糧食供給。美國持續干旱以及投機資金流入市場的影響,令國際市場糧食價格飛漲。全球經濟可能因此面臨5年來第三次糧食通脹的沖擊。
對于糧價上漲原因,天氣當然是導火索。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利寧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國際農產品期貨行情的走勢反映的是對供需基本面 的預期。當需求不變的時候,供給方面的兩大要素無非是播種面積和單位面積產量。而影響單位面積產量在技術條件(品種和耕作)不變的情況下,主要取決于氣候 狀況。所以對玉米、大豆和小麥三大農產品期貨行情走勢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氣候了,氣候因素中又數干旱影響最顯著。更何況,大旱又發生在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 國美國。所以,執國際農產品市場之牛耳的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三大宗農產品行情要不大漲那才不正常了。而市場的借機炒作應該是投資人的基本操作,它與市 場操控應該是有本質區別的。
同時,專家也分析,對于低迷的全球糧食市場而言,美國糧食減產帶來的全球糧價走高,對世界糧油市場回歸合理價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對于阻斷我國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的趨勢更是利好因素。
國際糧價會長期上漲嗎?張利寧說,從供給方面影響國際農產品價格走勢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如農業勞動力價格、石油價格和大宗原材料價格等等都是長期上升趨勢,因此國際農產品價格長期趨勢是呈現上行的。
從目前看來,國家糧價并無下跌趨勢,國際糧價可能會再次面臨糧食危機
( 摘自火爆農資招商網)
[上一篇] 湖北省農業廳2012年秋播主導肥料產品公告
[下一篇] 水災對秋收造成嚴重影響